按钮
按钮
按钮
按钮
按钮

社会众生,疫情之下被遗忘的弱势群体

 

盛普健康与环境战略发展研究室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传播力更高的Omicron亚型变异株BA.4和BA.5来势汹汹,掀起了新一轮的全球大流行。而随着疫情的不断反复,变异毒株的持续发展,较之疫情初期,人们对于社会变化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体会:

 

走在大路上迎面而来的不再是人的笑脸而是各式各样的口罩、核酸点,与身着白色防护服的防疫工作人员,偶尔从马路上呼啸而过的救护车和小区门口蓝色栅栏。进入商场地铁等公众场所,在戴好口罩的同时,第一反应是把手机掏出来登记二维码信息。甚至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将口罩玩出花样已经是对这个恐怖的白色面具最无声微弱的呐喊与抵抗。从72小时到48小时再到24小时,时间已经失去了它最质朴的意义与无限发散的能力,人们对于这几个数字最为基础的认知完全被核酸有效期占据,以往的周末以及假期也不再能是自己随意支配的时间,尽兴出行已经成为了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疫情防控政策横跨在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完全将两个地方的交流往来隔断。被时间绑住的人们需要时时惊心自己是否还保有新鲜“有效期”以确定自身不会被这个社会排斥在外,成为游离于社会边缘的人。

 

除此之外,随着更多的青壮年距离第3剂疫苗即将期满半年的时间点的到来,人们对于这剂看起来似乎永无止境的疫苗也有了新的观点与看法,“这种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接种新冠疫苗的日子,究竟有没有尽头?”不少人已经开始厌倦接种无休止的疫苗、拒绝再施打这看似并无任何保护效用的疫苗。同样,随着此起彼伏的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以及副作用,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患染恶性疾病的案例出现,社会上对于老年人儿童接种疫苗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越来越多与此先被大众所接受的建议全民接种的不同声音与态度开始涌现。

 

前不久,部分疫苗被控引发严重副作用。超千名孩子的父母曾公开控诉孩子接种科兴生物、北京生物等灭活疫苗后患染1型糖尿病,染病孩子要终身注射胰岛素,身心备受折磨。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于疫苗接种的新探讨浪潮。人们质疑疫苗的有效性,认为感冒出现了多少年了,也没有有效的疫苗,而新冠病毒仅仅在出现一年后就有疫苗,且目前国内普遍施打的科兴等疫苗均没有公布三期试验资料,其合规性本身就存在问题。然而,质疑声浪最多的是,如果疫苗有用,为何还要常态化核酸?但多数声音如萤火一般,在刚发出来不久之后便被扑灭,在网上再也找不到一点踪迹。

 

因此,除疫情影响下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外,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疫情背后隐藏的不合理的游戏规则,思考在这个时代中,个人与集体、强权与弱势、顺从与对抗之间的关系,思考一些变味的逻辑与潜在的权力博弈。

 

一、政绩指标——“非自愿接种”的疫苗政策

 

目前在海内外多数国家,都坚持着以“自愿”原则鼓励民众进行疫苗接种,民众是否接种新冠疫苗都由个人的意志来决定,不受其他力量的影响与支配,但事实真就如此吗?

 

根据目前网络上流传着的许多信息显示,近期多地对60岁以上老人注射疫苗重奖,尤其是第一剂,奖励金额高达四位数,2000-5000元人民币不等,有的地方还设置了打疫苗抽大奖的活动,一等奖金额高达1万元人民币。如此的奖励,对一些老人来说是不小的刺激,有人甚至为了奖励,乘车跨区打疫苗。

 

如果疫苗安全性能够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为何还需要金钱奖励刺激接种?这种金钱刺激下完成的“自愿接种”目标与数字,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这真的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吗?抑或是背后将形成恶性循环的发展链条?这些数据是否真的值得被当成数字业绩而被歌功颂德?当强制疫苗接种成为了每个地区全力推行的政策,成为了官员的政绩标准,似乎所有人都应接种疫苗已经被社会当成了默认的游戏规则。

 

(一)政绩导向的疫苗政策

 

何谓“政绩导向的疫苗政策”?

 

通俗来说,在疫情防控中,以人口百分比为目标,不分情况为所有人接种疫苗,把疫苗接种率当作政绩,甚至开启指标PK的政策。而随着官方愈发重视疫苗接种,在近期甚至达到了顶峰的程度,疫苗被默认当成新的政绩考核标准。但其实早在疫苗之前,核酸检测与双码(行程码、健康码)便已经成为了横亘居民出行的三大拦路石,疫苗政策的加强只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层层加码,为社会众生本就艰难前行的道路上再次增加了一重新的阻碍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国范围内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管控标准,各地的风险程度、资料的共用、防疫措施等内容让省市推出了五花八门的健康码(如北京健康宝 、武汉战疫、穗康码等)和行程码。但实际上,各地自成系统的健康码,造成了一些健康码只在本地有效,一旦跨地区就不灵的情况。

 

核酸检测也在许多地方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人戏称,如今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新能源”人,核酸就是新能源,没有核酸证明寸步难行。而针对异地人民来返各地对其核酸要求时限也都经常朝令夕改,给不仅仅是居民的出行,甚至是正常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全国各地不同的健康码指令以及反复的核酸时限要求对于人民来说是必须时刻牢记在心的存在,核酸检测的达标率甚至成为检验一个城市疫情防控质量的温度计。

 

再回到疫苗上来,现在许多人担心以后疫苗将兼具“通行证”的性质,会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人们将面临“无打针不可行”的局面。但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已经正在实现的路上,许多政府机关单位或与之相关的职业都已经开始被要求完成三针疫苗接种才能进入单位进行办公。而在此前,北京市卫健委也曾发布过“疫苗令”的政策:除不适宜接种者以外,凡是进入电影院、博物馆、健身场所、演出娱乐场所等人群聚集场所的人员,都必须接种疫苗,成为中国第一个实施此限制措施的城市。这条政策颇为民众诟病,被指违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虽然在事件发酵短短一天内,北京市卫健委就收回有关措施指令,但这其实也能反映出相关政策制定者相关立场与态度。

 

就国内的情况而言,早先为大部分人口接种COVID-19疫苗的初衷原本是被用来遏制疫情传播、加强人类对于病毒的免疫力,它本应是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遏制大流行的一步关键决策。但事实上,由于此前出台的以人口百分比目标的政策,相关的执行部门滥用指标配额进行强制注射,不分情况为所有人接种疫苗,疫苗接种率已经成为了一种指标PK大赛,它被许多上位者当成了自身的数字业绩。许多地方政府都在官方文件中大力倡导疫苗接种“清零”政策,山西省怀仁市中共党委书记曾在某次会议将其意义总结为:“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做到市内目标人群全面清零”。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在没有明确保护人民权利的情况下设定人口百分比目标,可能会导致大量身体情况本不适合接种疫苗的人群被人为力量强迫去进行疫苗注射。且从目前仍然席卷全球的且风云变化的疫情形势来看,由于疫苗的有效性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有大量人群希望能够在得到肯定答案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总体来看,双码(健康码以及行程码)、核酸再加上被官方愈发重视的疫苗,这三者在正成为政绩的三辆马车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一些不能接种疫苗人群的拦路虎,这类人群逐渐成为社会里的隐形人,其正常的生存生活需求被人为选择性忽视。

 

有人指出,疫苗接种率在不断提升的同时,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性也已经不足为惧,可目前的防控措施仍然还是只有封控这一种,人们每天关注疫情状况不再是出于健康的目的,而是担心病例的出现会对自身的出行造成限制。如今人们对于病毒的恐惧变为对政策的恐惧,疫情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与自然的矛盾转为了人与人的矛盾。

 

(二)疫苗政策的发展历程

 

2020年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下设的疫苗研发专班成立,研发疫苗的5条技术路线同步加快推进。4月13日,中国新冠病毒疫苗进入II期临床试验。6月19日,中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一直到了2020年年中,新冠疫情仍在全球大流行,专家们预言疫情仍然有可能在2020年秋冬反扑。此时,国际新冠疫苗竞赛进入加时赛,各国希望在此之前推出行之有效的疫苗有效控制疫情。8月20日,国药集团旗下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在秘鲁启动。8月22日晚中国央视《对话》栏目中,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示,中国已于6月24日批准疫苗紧急使用方案,7月22日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但需要指出来的是,这一款由中国国药集体研发的疫苗六月底才开始获准开启国际三期临床试验。2020年12月30日,我国首个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次日,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的消息“官宣”。

 

截至2021年3月24日,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数据的日报制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始每天在官网公布疫苗接种总数。2月25日,中国已经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已经达到4个,其中三个灭活疫苗,一个腺病毒载体疫苗。4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表示:新冠病毒疫苗过敏的比例不高,“过敏体质”、备孕者均可以接种。4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我国将来要建立免疫屏障,可能需要10亿以上的人接种新冠疫苗。此后在2021年年底,再次推出了新冠疫苗加强针。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了“次世代疫苗”,也即加强针之后需要补打的疫苗针剂。

 

自疫情爆发,全球人民便盼望着遏制疫情的疫苗能够被尽快研发出来,疫苗的研发进度一直都是所有人关注的重心。人民期盼一款安全无副作用,能够给这疫情致命一击的疫苗。但事实上,一直到今天,疫苗都没能实现其真正作用,动态清零的政策似乎让接近于全民接种的疫苗接种率成为了一个笑话。

 

我国今年年初宣布的87%的接种比例数据可以说在全球国家中位居前列,超过了目前已经全程解封的欧美绝大多数国家的接种率。既然如此,有声音提出,为何依然要推行“清零”政策呢?按照法国巴士德学院的研究,获得群体免疫所必须接种疫苗比例因病毒而异,如果说流感病毒是50%的接种率的话,新冠病毒则需要超过80%的接种率才能够达到群体免疫的效果。也就是说,中国的87%的接种率从理论上应该已经达到了群体免疫所需要的比例。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我们目前推行的防疫政策的合理性以及疫苗的有效性也值得人们深入思考。

 

(三)疫苗政策推行的现状与隐藏问题

 

在此之前,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我国正在使用的疫苗基础信息:

 

目前我国普遍施打的疫苗有国药、科兴等几种,采用的技术多为灭活,相关部门将这种技术形容为“灭活疫苗不是落后技术,而是成熟的经典技术”。且在举例说明的时候,发言人用了天花疫苗也是采用的灭活技术来加强论证,但事实是天花疫苗只需一针便可终身有效,并不需要无止尽的加强针来进行加强抵抗,且也不需要持续的动态清零政策来对其加以辅佐。根据现有资料来看,并无充分证据能有效论证灭活技术便是成熟的技术。

 

(1)抗体检测愿望亟待满足

 

有很多民众担心,接种新冠疫苗后,最后中和抗体水平没有或者下降,会不会没有保护效果了,希望能够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全民接种新冠疫苗后,本应进行的抗体存在以及有效率的检测其实都没有进行。接种人的相关数据、以及突破感染率也没有向公众披露出来,甚至于突破感染的案例都被当成个案,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以前常态的疫苗也都不开展人群的抗体检测,也没有这方面的法定要求,所以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开展。”“评判一个疫苗是否有效,主要还是要通过前期的临床试验,以及后期基于大规模疫情的真实世界研究来综合研判,而不能简单的以一个中和抗体水平就来判定这个疫苗是不是有效、是不是能保护。所以,在现阶段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开展大规模人群的抗体检测,也不可行。”

 

面对民众们对于新冠疫苗接种后迫切的抗体检测需求,这样傲慢的说法引起了无数民众的愤怒。有民众甚至要求官方给出无症状感染者中疫苗的接种率数据,表示“什么实验数据都顶不上实用数据有说服力。拿其它疫苗类比也无法证明什么,因为疫苗对应病毒不同,没说服力。”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抗体检测有技术瓶颈?那疫苗是怎么来的?”“既然测不了抗体,那么疫苗的效力怎么判断???”“抗体检测”涉及到国家决策,有必要做一下。而且有抗体的人就可以不再做核酸检测了,可以省多少费用?!”……

 

而事实是否真如这样呢?我们可以看看以下观点: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表示,抗体检测比核酸检测更重要、更客观,也更能知道群体免疫到什么程度,因此需要对抗体进行检测。虽然曾光并未说明该抗体是指普通抗体还是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中和抗体,但多位专家表示,这两种抗体的检测均有意义。而从曾光所称检测抗体是为观察群体免疫水平来推断,很可能是包含了上述两种抗体。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洪洲表示:“抗体水平,特别是中和抗体的水平与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密切相关。人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越高,越不容易被感染。”《柳叶刀》此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也表示,新冠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与疫苗的保护效果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潘陈为也发表了检测中和抗体可以直接反映接种新冠疫苗后的群体免疫的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新冠抗体检测,目前比较统一的观点是,中和抗体检测技术亟待突破。日前,一位流行病领域专家表示,无论是在疫苗评价研究以及人群免疫状态抽样调查还是某些暴露感染风险特别高的职业人员,准确的检测到其新冠中和抗体水平都是有必要的。一方面,进行中和抗体检测,可以查出自身免疫能力有缺陷人群,从而有效增加新冠防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接种新冠疫苗的人作为消费者有需求也有权利知道自己的抗体水平,其抗体检测的愿望亟待满足,仅仅凭“没必要”、“不可行”两句话来打发民众过于简单与敷衍,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衷。

 

(2)临床实验数据过少

 

疫苗要经过临床三期试验后,验证其有效性才可继续往前推进。开发疫苗通常需要数年时间,本次新冠大流行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将疫苗研发的进程大大缩短。而目前推行的多数疫苗的副作用的数据仍有很大空间需要向公众说明。

 

严格来说,疫苗实验在得出所有临床试验的结果后,需要采取一系列步骤,包括审查疫苗的效验和安全性,以进行监管和公共卫生政策审批。各国相关官员需要严格审查研究数据,决定是否批准疫苗投入使用。必须证明疫苗对广大人群安全有效,才能批准疫苗并将其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中。而在接种疫苗后,必须持续进行深入监测。建立了监控所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各种系统,使科学家能够跟踪疫苗的影响和安全性,即使它们在很长一个时间段内广泛用于众多的人。相关数据用于调整疫苗使用政策,以优化其影响,并且它们还便于在疫苗使用全过程中对之进行安全跟踪。疫苗一旦投入使用,必须持续加以监测,以确保其始终是安全的。

 

但事实是由于新冠疫情的不断反复,我国国产疫苗在推行的过程中采取了大跨步式的方式,在三期临床试验结果的还不够有力的时候,便已经在国内大范围推行全民接种疫苗。就目前情况而言,按照我国《疫苗法》的规定,新冠疫苗不属于强制接种疫苗,并且自推出后应归类于临床实验疫苗,目前的接种也即双盲实验,其效果都还无法给出肯定回答。仅仅只通过前期的临床试验数据,以及后期基于大规模疫情的真实世界研究来向人民宣称疫苗的有效性是足够的这种说法评判疫苗的有效性过于简单和武断。

 

前上海市疾控中心疫苗专家陶黎纳表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并未公布临床实验数据。中国的新冠疫苗研发进展公布晚,尤其是中国的新冠疫苗III期临床试验均在国外,不可控因素较多。前不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一篇关于中国疫苗的同行评议论文,认为中国科兴生物研发的新冠疫苗大规模的后期阶段试验,即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得尤为重要,未来还须研究抗体反应的持续时间。

 

这一切都显示了目前国内的推行的疫苗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之中,其实存在着许多问题,相关数据的披露还远远不够来支撑“全民接种”的行动与举措,更不用说自开启全民接种疫苗时代后此起彼伏出现的各类不良反应的案例。

 

(3)不良事件案例被忽视

 

前不久有许多家长在网络上发表公开信:数以百计原本健康的儿童怀疑因注射中国国产科兴等新冠疫苗而罹患1型糖尿病。据了解,过去一个月,注射疫苗后确诊这种顽疾的儿童人数激增。多数网民对于官方给出的偶合说法持质疑态度,认为公众有知情权,要求相关部门公布往年和近两年大规模种苗、罹患疾病的数据曲线图数据,表示如果这些案例如果只是偶合数据,那给出相关数据图并不会让官方有任何损失,反而是自证清白。但随后不久,该公开信在网络上便被大规模删帖,没有激起任何水花便销声匿迹了。而上千人疑似注射疫苗后患上白血病、接种疫苗后出现红疹、血管性水肿、胸口不适、呼吸急促、发烧、虚弱和晕眩等不良反应,这一类不良案例频仍。

 

发展至今,疫苗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到了最高等级,但作为一个仍在实验中的产品,其副作用我们都还没有得到充足的数据与看到合理的披露,相关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贴地飞行的理念,对普通民众而言,疫苗安全性数据必须展现出更大的透明度,民众也期待在制定疫苗的相关接种政策的时候,相关部门表能够表露出更大对人的个体性的关照,而在这方面,我们还做得远远不够。

 

总体而言,虽然目前政府规定新冠疫苗接种必须基于“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但由于并未对下属执行机构制定相应的指导方针要求对违反该原则的行为负责,多数的执行部门更倾向于选择将提高全民接种率的数据当作自己的政绩来向上级反馈,而非尊重疫苗接种禁忌事宜,维护民众“知情、同意、自愿”的接种原则。同样,这样无止境的施打疫苗也应该被纳入政策制定者的考虑之中,人的免疫系统自有其运行规律,频繁注射疫苗可能会对免疫力带来负面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出现免疫疲劳过多干预其运转其实并不可取。

 

二、常规弱势群体——雪上加霜

 

在这个时代中,在这样的防疫防控政策影响下,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社会不安全感的影响是深远的,每一个人都在日趋成为被疫情裹挟前进的一份子。但随着疫情开始日趋常态化,核酸、双码、疫苗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过去我们为了防疫防控大局所一度顾不上、来不及细化的问题,现在必须花更多时间、精力和经验应对,最重要的是厘清症结——找对主体,也即真正受到疫情冲击的人群,这些真正受到不单单是疫情,以及疫情下出台政策影响的人群。

 

现在大众对于弱势群体存在着刻板印象,多数人直接简单地称老人、儿童或残障人士为弱势群体。事实上,随着疫情大流行时代的到来,社会秩序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阶级固化变得更为明显,弱势群体所覆盖的范围变得更为广泛,不仅仅是只有老人与儿童,我们每一个受到疫情影响的人,都正不自觉地成为了当中的一部分,也许我们可以称之为现在已经走进了“后弱势群体”时代。

 

有网民曾经在网络上针对这个问题出了以下简单总结:

 

“除了老年人,在常态化防疫中,还有不少特殊人群需要给予特殊关照。比如,封管控区有就医需求的孕妇以及突发疾病的患者,其就医之路常因管控政策而受阻;高考、中考相继来临,封管控区考生以及被隔离的考生如何顺利参加考试?听障、视障等残疾人士在使用手机扫码时遇到困难,如何减少防疫举措对他们的误伤?有差旅需求人士、物流运输司机等跨地区流动人员、冷链工作相关人群,以及家政、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与居民接触密切的职业人群等,他们面临的问题、困难及诉求也应被及时给予关注并解决。”

 

(一)老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无数的新闻报道记录了在整个疫情期间老年人群体遭受的苦难,他们经历了许多不人道的待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目前席卷全球的疫情给老年群体造成了“难以言表的恐惧和折磨”,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就医都雪上加霜。

 

(1)疫苗接种要求突破法律界限

 

有的养老院被爆出“层层加码”,有的会要求老人打疫苗,才可以探视亲人。所以有的家属,即便排号可以探视老人时,也被告知“要在老人打了疫苗之后才可以看”。家属对此又急又气:“打疫苗是自愿的,我妈这么大岁数,心肺功能不好,我们担心会有不良反应。而且,我从来没有看过相关的文件规定,有要求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必须要打疫苗才能被家属探视的。”一堵铁皮,把养老院的大门直接封住了,封得严严实实,将家属与老人分隔在两头。

 

7月6日,广西北海市海城区教育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作业内容为,学校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动员家里60岁以上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种第一针新冠病毒疫苗;日前,江苏一中学对初一学生报到补发通知要求,新生报到需要提供共同居住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新冠疫苗接种证明,无法提供的学生不予以报到。

 

在学生及其家长和学校的两者关系中,前者是弱势一方,后者则是强势一方。强势群体可以以任意方式限制甚至剥夺弱势群体的权利,甚至无视法律规定;弱势一方只能选择服从,“再苦不能苦孩子”,就这一根“紧箍咒”就可以让家长们忌惮。这样的情况在许多领域广泛存在。比如此前有将孩子父母是否接种了新冠疫苗作为限制措施的情况。其背后其实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校承担了接种疫苗的任务指标。孩子的爸爸妈妈基本上已接种疫苗,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需要放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

 

但如果学生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没有接种疫苗而不能入学,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如何得到保障。学校出台这种规定,其实正是行政权力通过各种渠道的无限扩张,但在法治社会中,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拿任何借口突破法律的界限。

 

(2)日常生活,举步维艰

 

同样,在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遭遇了许多困难。

 

3月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长春老人因不懂网络抢购蔬菜,在一家超市门口哀求:可怜可怜我吧。” 6月4日,上海一位老人乘公交时,因未能用手机成功扫码而遇阻。其间,司机提示乘车需扫码,但老人似乎不会操作,将近两分钟后,出于不愿“耽误大家”而下车。8月3日,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一老人因疫情管控期间外出下地打药,被当地防疫人员要求通过村里大喇叭向全体村民重复广播10次检讨。诸多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引发了轩然大波。

 

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智能手机的使用几乎停留在打电话和微信这些功能。很多老人手机里预先没有装买菜APP,即使有也不会操作,如果没有子女或其他亲戚帮忙,他们只能找社区求助。还有一些没有智能手机,只有固定电话。因此无法在当下环境中及时获取有效信息,跟团采购和网络平台采购更加不可能实现。

 

防疫是大事,但让每个居民吃上菜,吃饱饭,也是同等重要的大事。以独居老人为代表的弱势人群,平时的生活尚且离不开社区的重点关注,疫情期间对社区的依赖更甚。如果社区忙于其他事务无暇顾及,很难想象他们要如何熬过漫长的封控期。从当前的防疫防控政策来看,似乎我们没能看到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历史似乎一直在重复中前进。

 

除去社区,守护老人的重担落在了养老院的肩上。一位养老院院长坦言目前所遇的压力,养老院中缺乏部分物资的情况并不鲜见,他们有的急需纸尿裤,有的想改善老人的伙食需要新鲜的蔬菜,有的需要为老人准备基础物资……“当疫情开始,为了维系养老院的正常运转,本就人数稀少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每天找药、找消毒液、找防护服、找纸尿裤……光是这些基础的工作便已经让人忙得脚不沾地”,“有些机构,年轻人在疫情之初就辞职了,导致没人会熟练地整理电子版的物资需求表,上传到政府平台;年纪大的院长不会操作电脑,只能打电话求物资。”另外,老人大部分都有一些基础病,疫情期间配药难,看病难是超出想象的。药品的紧缺对于老人来说不但是身体上的伤害,心理上的恐慌更是一种折磨。

 

老人群体遭遇的这些情况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当数字化防疫进入正常生活,“银发群体”在出行、购物、看病等重要生活场景中“处处碰壁”甚至“寸步难行”,智能手机造成的“数字鸿沟”,让其苦不堪言,但不管在什么时候,有没有、会不会操作智能手机都不该成为他们正常生活的阻碍。

 

(3)社会隔离带来心理健康风险

 

而除以上问题以外,还存在更为严重的问题——社会隔离,这是一个严重但未被充分认识的公共卫生问题,通常与老年人有关。老年人在疫情隔离期间不仅仅只是存在就医、生活供给、社会交往等方面不便,疫情期间强制性的社会隔离也与老年人抑郁、焦虑和认知能力下降密切相关。有研究报告指出,老年人,尤其是处于隔离中及患有认知能力衰退/痴呆,还有新冠感染治愈后的老年人,可能会变得更加焦虑、愤怒、 有压力、不安、丧失信心或多疑。专家认为,目前随着疫情的不断反复,老人的社会隔离情况或已经加剧,这类群体可能很难看到社会隔离所带来的身心健康风险有任何下降的趋势。

 

除隔离期间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外,感染过新冠肺炎的老年人也受到了巨大的社会创伤。曾有媒体向新冠康复者进行采访,有一位痊愈后的老人说:“我们都是大坏蛋,谁看到我们都害怕。”这类老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好不容易赢得了与病魔的战斗,但事实证明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二)儿童——不患寡而患不均

 

作为不因时势变化而改变的弱势群体,儿童从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相比成年人,儿童群体正面临着新的风险。在疫情影响下,除健康问题以外,其受教育权也受到了疫情的干扰,失学、辍学、遭受歧视的风险都攀升到了新的高度。

 

此前上海疫情中,儿童的健康权和被监护权遭受到了严重的侵犯,当地公共卫生人员将检测出阳性的婴幼儿和父母分开隔离的做法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上海相关部门宣布允许阳性父母与其确诊子女共同隔离观察,但未感染新冠的父母则不符合陪护条件。然而,网民对上海政府把确诊婴幼儿和父母分开隔离的做法表示质疑,要求上海政府“把孩子还给妈妈”、 “上海婴幼儿隔离点”在微博上的话题标签达到了超高量的讨论,累计阅读量为1.5亿。

 

总体来看,新冠病毒的爆发改变了建立现代社会的基础。从教育角度上来说,当前的社会防疫措施使得许多问题暴露出来,如数字鸿沟、学习延迟等。许多儿童无法在学校上课,为此他们不得不接受远程教育。但有一点必须明晰,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负担得起继续远程学习的技术工具,各地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没有互联网,他们没有电脑来完成学校作业,而这无形之中会剥夺掉许多儿童进入虚拟课堂来接受教育的机会。此外上学期遗留的学业问题、未能教授的内容和亟待解决的课业疑惑都对儿童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疫情期间仍有待验证是否存在的教育根本不能保证学童学到了基础知识。据调查数据显示,儿童的学习水平极其低下,速度非常缓慢:大多数学童需要7年时间来学习本应在两年内掌握的基本阅读技能,并需要11年时间来学习基本的计算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线下教育的缺失还存在着次生影响,即部分儿童营养水平的下降和社交活动的短缺。在各地的学校中,有许多孩子依靠由社会组织援助的学校爱心餐厅提供饭菜来填饱肚子。疫情爆发后,许多饥饿的儿童从学校获取食物的渠道也被无情阻断,他们面临着严重的食物短缺。对于已入学的儿童来说,因疫情缘故,他们的正常生活节奏被打乱。戴口罩、查核酸、不能入学和小伙伴一起玩等都会引起儿童的社交活动短缺,会让孩子们产生很多比如 “什么时候能够去上学” “什么时候才能出去玩”等问题。而居家后,儿童青少年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从线下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到了线上的社交软件、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网瘾少年”多了不少。不少学生缺乏自控力,沉迷于手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导致成绩下滑,进而诱发和父母之间的冲突。研究表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一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可能会影响一生。而疫情的反复会给儿童造成更大的心理健康风险和令人担忧的深远影响。

 

同样,因为社区服务中断,已经面临暴力、剥削和虐待这些危险的儿童会变得更加脆弱。此外,由于与外界隔绝,遭受家庭暴力或网络暴力的儿童将更难获得帮助。再从性别角度出发来看,社会和经济动荡将增加女童早婚、怀孕和遭受性别暴力的风险,因为她们正在失去学校和教育为其幸福和生活机会提供的庇护。

 

但部分恢复了线下教育的城市也不见得就能让重返校园的儿童拥有更为优质稳定的教育,保障其受教育权。比如像现今的疫苗政策,尽管儿童疫苗并非强制接种,但在一些地区,幼儿园及小学只接收接种疫苗的儿童在校就学;有的学校孩子因不打疫苗被取消评“三好”、评优,抑或是采取区别对待的行为,只给予长辈接种了疫苗的孩子奖状和精美小礼品;有幼儿园单独隔离未接种疫苗的孩子;有幼儿园保安在园长授意下,干脆不让孩子入园;有的家长甚至还被所在单位找去谈话;有的孩子因家长未接种疫苗不允许被其送进幼儿园。而这背后还藏着更为深远的影响,未打疫苗抑或是家长长辈未打疫苗的孩子,会被接种了疫苗的孩子采取歧视甚至抱团排挤的校园暴力行为。这种做法引发了网民们的嘲讽“感觉有孩子好像成了人质,挟孩子令全家”,“如果连我都不能决定自己的孩子打不打疫苗,那生孩子这件事真的太没意思了。”

 

三、社会众生——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但也有人指出,随着疫情时代的持续发展,我们已经很难精确指出现在的弱势人群究竟是哪一部分群体了,是老人?儿童?还是残障人士?抑或是妇女群体?又或者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所有人已经被裹挟在疫情时代的洪流中,身不由己。

 

细数自疫情开始以来,除老人儿童外,当今的社会众生遇到窘境的并不在少数。

 

(一)、新冠痊愈者

 

浙江13家博物馆参观游客需承诺“历史无阳”;佛山大剧院的2022年7月8日的微信公众号中对于入场须知的公告文章显示,不得入场的人员中第6类为“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尚在随访或医学观察期内的人员”……

 

《南方都市报》此前甚至针对新冠痊愈者人群做过一篇报道《新冠痊愈后的他们:被驱赶、歧视、用后即弃的人》,指出不管是就业还是其他方面,对新冠患者的歧视案例比比皆是,数字化工具被相关机构当作了歧视患者的“帮凶”。

 

疫情爆发需要启动流调信息的追查程序,但其引发的窥私以及隐私泄漏事件并不在少数,许多新冠患者因此而被网暴,而其在经历艰难的恢复之后去将会面临的招工就业等各方面的歧视。许多人表示到了疫情后期,相比病情的严重性,很多人可能更担心确诊新冠之后会遭受歧视。

 

(二)、其他人群

 

其实不仅是新冠痊愈者,疫情时期其他弱势人群,比如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还普遍面临着生存的困难,工作、就医、购物等等各方面的障碍都难以言喻。他们的各方面需求即使是在平时都很难以满足,更不用说在疫情期间全部封控的时候了。就拿买菜举例:即使他们能够在网上买菜,但小区不允许快递送货上门,居民只能去指定地点自取。没有他人帮忙,从家门口到取菜地点的最后一公里,对残障人士来讲,是无法跨越的障碍。此外还有贫困群体,他们能在网上买菜,也方便取菜,但每天动辄上百元的蔬菜包,让中产家庭都难以消受,何况经济基础薄弱的贫困人群。

 

(1)就医——西天取经

 

再看看在疫情之中沉浮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就医遭遇了多少困难我们已经无从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停诊”成为一部分人最怕听到的两个字。

 

最近一次大规模的疫情——即上海疫情。在这次疫情当中,上海市相关部门从2022年3月起便实施了严厉的封城措施,至今网络上搜索还能看到许多相关的帖子——人们的正常生活完全被打破,正常的就医和获得生活必需品的途径无处可寻。在坚守“新冠动态清零”政策的影响下,许多医院停止门诊,非新冠病患求医无门。此次疫情中究竟有多少人的正常就医需求遭到破坏,已经无法用简单的事实以及冷冰冰的数字来说明。

 

比如患有尿毒症的病患,需要每周三次透析,但是封控就意味着医院关门,无处求医。即便在疫情好转的时候,陆续有医院开始开放透析,但相比正常时期,透析的名额显著减少,甚至成功拿到机会的病人,还是面临着“频繁做核酸”、“缺乏交通工具”、“看病需接种疫苗”、“设备无法在医院收治了新冠患者的情况下启用”等困难,更不用说其陪护人员了,未做疫苗不被允许陪护、不查核酸无法带患者入院、如果医院收治了阳性患者,陪护人员可能就无法进入医院都将是会面临的艰难险阻。看病似乎成为了西天取经,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就无法到达终点。

 

再盘点一下这次上海疫情中非新冠患者无法得到救治而死亡的案例:哮喘发作被自家医院因疫情防控为由拒诊而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离世的护士;120急救车拒绝借出除颤仪给另一位情况危及的病人而导致耽误救治时机而去世的病人;清华大学校友群里,大家在纷纷怀念一位护理人员被隔离导致无人帮助清痰而去世的校友…这里面有医护人员、知识分子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绝非是弱势人群的群体,但随着疫情的冲击,每一个人,无一幸免的都成为了时代的沙尘。

 

许多网民发帖强调官方需重视疫情封控期间非新冠病患无法得到救治而死亡的问题。也有观点认为,因封控“停诊”造成的死亡个案远大于防控避免的死亡。而上海多家医院医疗机构做出事关民众生命的停诊决策,却仅有寥寥几语,不仅没有交代急诊停诊之后的分流建议,也没有能够在公告中让大众知悉其做出的规则依据和具体事由。而这一切只是疫情期间无数悲剧故事的寥寥几笔。

 

那非疫情封控时期的就医群体会更容易吗?答案是否定的。

 

北京市卫健委此前年初的时候发布过公告“既往14日内及今后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四类药品的人员,均需在72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这也即意味着居民在正常生活中如果只是感冒发烧,所有“清热”、“解毒”、“抗菌素类”、“非甾体抗炎药”、“退热”字样的药品;结膜炎、腹泻、鼻塞流涕等……治疗相关症状的药,甚至连“大众止痛药”布洛芬都不能购买。但实际上,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其感染症状也在增加,目前已经增加为十大相关症状: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而其背后含义也即代表着,以“十大相关症状”为功能主治的药品也要“停售”,居民能够购买的药品屈指可数,值得一提的是,对应症状也有发烧的药品莲花清瘟却在可购买药品清单的范围内。

 

有的小病急需药缓解症状,但却人为给病患加上核酸与其他方面的枷锁,给许多本该马上就能纾解的病患延长了病痛加剧的痛苦。许多人指责称,现在到处测核酸,没有核酸证明寸步难行,且既然已经倡导全民疫苗接种,那禁止买感冒药退烧药的意义何在?同样,如果其他感冒药不能购买,莲花清瘟为什么可以买,该药品的对应症状里也有发烧,它也同样属于感冒药吗?如果这种药品被列入可购买范围,难道是想说明这药没用,可以随便吃?又或是这背后有什么利益链条吗?”有网民讽刺称如果这些药品吃了就能核酸转阴、改善症状,那又何必宣传新冠肺炎的严重性?

 

因此,这些措施不仅仅是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实质性的阻碍,甚至会带来后续无穷尽的影响:比如说有人担心去医院会加大被传染的风险;也有患者表示对实名制买药有顾虑,怕因为发热而被隔离,继而影响自己之后的工作与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多数人已经无法承担一次突如其来的隔离所带来的长久影响。

 

(2)出行——蜀道之难

 

一千二百多年以前,李白写下了《蜀道难》,曾发出“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感慨,放到现在,也许有出行需求的人也要如此感叹。不同的是曾经峥嵘而崔嵬的是剑阁,现在是数字防疫工具;相同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健康码在省内是绿的,到隔壁就变黄了;在这里测的核酸,到了那里却不认可;核酸检测报告有的要求48小时内,有的要求24小时……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两年有余,民众与病毒共同生存时间已达两年之久,但健康码、核酸检测证明不互通、各地乘坐交通工具要求不一、对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流动防控要求不一、跨地数据共享、各地监管程度不一等问题从未被解决。

 

近几日的海南疫情,近八万游客被困在三亚,目前在三亚的游客想回家并不容易。自8月6日,海南省三亚市宣布疫情管控升级,全市实施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除了保障社会基本运行服务、疫情防控和紧急特殊情况外,全市范围限制人员流动,暂停城市公共交通。8月7日,三亚凤凰机场所有出发的航班已全部取消。同日,中国铁路部门也对三亚地区的火车票全部做了禁售处理,民众不能搭乘火车离开三亚。按照官方要求,滞留游客在完成七天风险排查后,即七天内的第一、二、三、五、七天核酸检测呈阴性,经评估后可离岛。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是正常的旅游出行的八万游客被许多人指责为“带毒流窜”,有为数不少的网友向游客开炮,不断指责他们“为什么要出行”“添乱”“自作自受”……

 

一次简单的出游带给游客的不仅仅是封禁与隔离,还有言语上的利剑,他们遭受着身心双重打击的痛苦。而这种网络暴力式的发言,事实上是将“致使疫情传播”的这口大锅,扣到了普通旅客头上。这种迁怒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疫情防控已经进入第三年了,对于一刀切出行限制的害怕使得人们极度焦虑本地新疫情的抬头,而这种害怕又造成了对正常出行言语攻击的恶性循环。海南疫情当中暴露的这类问题既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但必须要清楚的是,流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指望所有人闭门不出来应对新冠疫情,不亚于因噎废食。而如何控制好流动中的风险,才是疫情防控中的重点,是社会给各方的重要考题。

 

(3)生存——杀死一只知更鸟

 

之前甘肃陇南疫情中有这么一张密接者的流调记录:从7月18日到7月21日,连续四天,每天中午12点左右,此人都会在当地汽车东站门口买馒头。如果流调记录完整记述了一整天的生活,那么馒头就是他工作时唯一的食物,劳务市场是他唯一驻足工作的地方。出行基本靠公交自行车,每天六七点起床然后去做临时工,不是卸货就是搬家打杂,以劳务市场为圆心,在酷暑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体力劳动,这大概也是他赚钱生存的唯一可能。除了打工为在医院的年迈母亲赚取医药费外,他的生活几乎一成不变,也许和部分人相比,这位密接者只是在活着,甚至都称不上是“生活”。

 

而在其确认密接后,我们很难想象连续半个月的隔离会给其带来多大的生活压力,他的经济来源将被切断,而其躺在病床上的老母亲又将由谁来照顾,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但这就是千千万万打工人的缩影,他们日复一日,重复着清苦、机械,看不到转折迹象的生活,而一次疫情的到来也许就能完全摧毁掉这种生活……

 

在这样的大形势之下,每一个人都是疫情之中被裹挟前进的一份子。这些情况看似只是疫情熔炉里最微不足道的一角,但很难说他们会不会最终无可奈何地汇入时代的洪流中,成为历史长河里不被人所知的一粒沙尘。相关部门有必要梳理现有问题,分类制定更精细化、更人性化的举措。

 

四、何以可为、何以能为

 

除病毒带来的直接健康威胁以外,疫情带给人们的还有一顶顶的“高帽子”。正如海南疫情中暴露出来的网络暴力问题,如今正常人一次简单的出行也许就将面临千夫所指的诘难,更不用说如果被确诊新冠,之后会发生怎样的连锁反应。

 

但必须明白,此前“成都确诊女孩”“央美教师”“莆田疑似0号病例”“德阳女医生”“上海坠楼女孩”的例子已经敲响了无数次警钟,给他人加上罪责也许只需要动动嘴皮,但其所造成的深远影响绝非轻易消解。

 

在当今这个变幻莫测的社会里,没有人能未卜先知。出行是人类现代生活常见的需求之一,长时间的封控让人保持着工作地与居住地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而想要感受一下异地的新鲜空气、看看广袤天地在如今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需求。直接将“致使疫情传播”“跑毒”“添乱”等高帽子扣到按照规定出行的人群身上,对哪一方都是无法承受的言辞,对共克时艰、同舟共济毫无益处。旅客们在前往目的地时,测好核酸、戴好口罩出行,遵循当地的防疫要求,便是尽了自己应尽之责。更何况,多数疫情传播的源头和游客出行并无干系。

 

疫情防控至今,有些做法已是常规操作,流调报告“只提轨迹不提人”实在不应再成问题。在保护病患正当、合法权益,在一些人性化的举措上,坚决不能走下坡路。须知,新冠病毒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防疫越艰难,越该凝聚人心。在病毒面前搞对立、攻击自己人,于防疫而言,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极有可能适得其反。

 

新冠病毒来源于自然界,是因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平衡被打破而使得其被扩散到人群之中。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对自然界的开发极大程度改变了地球的生存环境,人类的旅游探险等活动空前加快了病毒的扩散,病毒的洲际旅行已经称为常态,不同病毒之间的基因重组成为可能,新环境也会迫使病毒发生变异以适应新环境,所以疫情的发生具有反复性。仅仅依靠早先宣传的“我们要把疫情围住、捞干、扑灭”的宣言来对民众进行封禁管控并不可取,放到如今已经不再可行,学会与病毒共存才是我们应该攻克的难题。目前来看,我们是把自己围住了,但捞干的是经济,扑灭的是士气。疫情发展至今,没有一个月存在过战争止息的结果,总是以守为攻,就永远都无法给病毒沉痛的回击。

 

疫情关乎百姓生命健康与切身利益,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生活保障,重力度也重温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我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需要思考的主题。

 

截至2022年,至今全球已经有638万人因新冠肺炎死去。

 

这不会是人类面临的最后一场全球健康危机,人们从这次灾难中学到的东西将决定未来人类对另一场大流行的反应。有人说,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活下来的人仍然要和新冠对抗下去。因此,研发出有效防治新冠的药物刻不容缓,疫情防控闭环的最后一角拼图亟待专业人士的拼齐,每一个人都对这一天的到来心怀希冀。既然已经产生的伤害已经无法消弭,那么从现在起,因时因地制宜地为弱势群体伸出援手,为他们提供安全、社会适当且保护尊严的基础服务,减少年龄耻辱、正视贫富差异。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力所能及所能释放的善意。

 

首页    盛普前沿    COVID-19    社会众生,疫情之下被遗忘的弱势群体